查看原文
其他

这拨儿参观南昌西汉大墓的游客有点“特殊”!竟然把江西文物考古所所长团团围住……

2015-12-12 人民网江西频道 人民网江西频道



前情回顾

12月10日,由中共江西省委宣传部、人民日报社人民网、江西省旅游发展委员会、江西省外事侨务办公室主办,人民网江西频道、江西省国际经济文化中心承办的“2015外媒看江西”大型采访报道活动在江西南昌正式启动。


在12月10日至12月15日这6天时间里,包括拉丁美洲通讯社、西班牙国家通讯社、摩洛哥通讯社、苏丹日出电视台、越南人民报以及人民日报海外版、中央电视台、环球时报、亚洲新闻周刊、紫荆杂志、人民网在内的40余名中外记者将赴南昌、吉安、赣州等地采访采风,并通过俄文、英文、日文、韩文、法文、西文、阿文等多个语种,在全球范围内零距离推广“江西风景独好”的独特魅力。


大家都在看 点击可阅读

【独家】发生了什么大事?全球数十家知名外媒都跑来江西!

外媒记者看江西来了!姚亚平点赞授旗



南昌西汉大墓

12月11日




在来南昌之前,我就听说了最近这里正在发掘的一个古墓很出名,今天来亲眼看到古墓里出土的文物,没想到这么完整,这在世界上都是罕见的!”11日,参加“2015外媒看江西”的40余名外媒记者来到江西省博物馆参观了南昌西汉大墓考古发掘成果展,来自智利Yuanfangmagazine的记者Andrea del Pilar Mella Figueroa尤其看的认真仔细。




在参观中,江西省文化厅厅长郜海镭向外媒记者们介绍说,南昌西汉大墓从发掘和发现的初步成果来看,是迄今为止全国汉墓考古发现中,文物保存最完好,墓园及主墓结构最完整,墓园区与侯国都城布局最清晰,出土文物数量、品类最丰富的。


“从南昌西汉大墓墓园和侯国都城完好状况和考古价值看,已具备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条件。”郜海镭介绍道,南昌西汉大墓的发掘与发现,是历史给了江西一个机遇,也是历史给了中国考古界一个难得的机遇。同时,鉴于出土文物品类、数量繁多,南昌西汉大墓成为对我国科技考古的一次严峻考验和挑战,也是检验我国科技考古和展示水平与能力的一次机遇,所以要把考古发掘、研究、展示、利用相结合,将南昌西汉大墓建设成为世界科学考古的圣殿。



外媒记者仔细观察橱窗内展出的文物



原来马蹄金和金饼长这样啊……


金光闪闪的金饼、完整排列的编钟、栩栩如生的陪葬品……橱窗内的每一件文物都非常“吸睛”,外媒记者的镜头纷纷对准这些珍贵精美的文物。“这些发掘出来的五铢钱我们是用吨来计算的。”当听到工作人员的讲解,外媒记者们目瞪口呆。


“我们的杂志是专门介绍中国的杂志。”Andrea del Pilar Mella Figueroa在参观后说道,她此前在中国其他省市也参观过文物展,但是像西汉大墓内发掘出来的文物如此完整还是头一回见,“我拍了好多照片,我将把这些照片刊发出来,让我们国家的人民了解江西南昌,了解中国的历史和文化。


听说,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长被外媒记者们团团围住,是真的吗?




是真的!接下来,我们就通过本网从现场发回的独家消息来一探究竟,有图有真相!有请小编~~~



江西文物考古所所长来了!小伙伴们,快“堵住”他!


“我想问下,考古的最终目的是什么?”“考古最终要向人们传递怎样的信息?”……11日,参加“2015外媒看江西”的40余名中外记者来到江西省博物馆参观南昌西汉大墓考古发掘成果展,参观结束后,作为西汉大墓考古发掘的重要人物——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长徐长青被外媒记者们团团围住。


1

外媒第一问:“现在来博物馆参观的人数有多少?”


徐长青介绍说,目前每天来江西省博物馆参观的人数达到5000人次左右,很多人都是来参观南昌西汉大墓考古发掘成果展的。徐长青特别强调,来这里参观都是免费,不需要支付任何费用。


据介绍,南昌西汉大墓出土文物展自11月17日开展至12月1日的15天时间里,接待持票参展观众7.5万人次,其中最多一天是11月22日,观众9300人次,用“爆棚”来形容一点不为过。


2

外媒第二问:“刚刚在展厅看到,这些文物告诉了我们中国西汉时期的政治、生活、娱乐等方面的事情,那么,您有没有一些有关西汉时期的故事跟我们分享?”


徐长青说,江西在汉代考古方面比较薄弱,此前对汉代考古主要倾向于小型墓葬,还有就是对一些城址进行调查。“现在我们发掘的南昌西汉大墓在鄱阳湖南岸,在古代的时候,那片区域有七八个著名的古县。”徐长青向外媒记者介绍说,到了公元500年左右,这些县就陆续沉入到鄱阳湖的湖底,“所以我们对鄱阳湖沿岸的考古充满了兴趣,对于考古人员来说,无论是地上还是地下都是神秘的。”


3

外媒第三问:“考古的目的是什么?考古最终要向人们传递怎样的信息?”


徐长青说,考古学家以最科学的手段发掘文物,之后进行研究,最终进行展示,这是考古的目的。


“要向公众传递怎样的信息?是我们当今考古学努力的方向。”徐长青说,比如今天我面对这么多的外媒记者,就是要向全世界、全人类分享我们的古代遗产。“再比如我们此次发掘的南昌西汉大墓,文物进行初步的保护之后就拿出来面对公众,这也是我们的一种尝试,我们一直试图让考古成果走出象牙塔,让他用最平淡、最朴实的语言和普通市民见面。”徐长青说道。




原来是这样啊~~~



猜你也喜欢 点击可查看

揭开2000年前南昌西汉海昏侯墓面纱 原来长这样!

重大发现!“最土豪”的马蹄金和“最原始”的孔子屏风 西汉海昏侯墓挖出啥?

【热点】南昌西汉大墓主椁室发现9个铜鼎 墓主身份是……



小伙伴,跟着采访团,继续走起!


猜猜这是哪里?



街道高低起伏,蜿蜒曲折,房屋鳞次栉比,错落有致,以原生态的自然环境和古建筑闻名于世……


没错!就是吉安燕坊古村!!!





吉安燕坊古村

12月11日


“八姓耕读园地,一村古老风情”,12月11日下午,“2015外媒看江西”采访团一行来到江西吉安燕坊古村,领略庐陵古村风情。


燕坊古村邻赣江而建,背靠龙山,独特的地理优势使得勤奋、精明的燕坊先人富甲一方。800多年前的明清时期,这里的木材和布匹被装上船,顺赣江而下,运抵长江,带回来的是源源不断的财富 。


当时有这样一句话来形容燕坊先人的勤奋和经商的天赋:“一双鞋子,一顶帽子,走南闯北定商号”。




步入村内,首先来到一座建于清朝中期的砖木结构的建筑——州司马第。州司马在古代为一州最高军事指挥官。州司马第是一座典型的具有庐陵文化特色的古建筑,左有书房,前设厢房,中间设天井,厅堂壁板、藻井上鎏金的兰花、荷花、菊花、梅花、蝙蝠、鹿、兽、喜鹊寓意春夏秋冬福禄寿喜,厅堂两侧雕刻的“八眠图”为庐陵民居中一绝。


在州司马第内,中外记者一边仔细听导游的讲解,一边在本子上飞快的记录。摄影摄像记者则拿起相机摄像机一步一拍,或仰拍天井上空的飞檐翘角,或聚焦栩栩如生的木雕画像。从庭院到正房,从正房到书房,久久不愿离去。


燕坊古村的古建筑非常注意细节,“一年做房子,花三年时间来雕刻”这句话很形象地说明了燕坊先人对建筑的精益求精。


走出州司马第向有拐,穿过曲曲折折的小巷,一个欧式风格的穹门在一片庐陵建筑中异常凸显,这就是燕坊古村著名的建筑群“二十栋大院”。




这座大院建于清朝中期,因院内建有二十栋单体建筑而得名。该建筑分为三排横式排列,总长120米,宽65米,占地7800多平方米。20栋房子整齐划一,青砖灰瓦,山墙高耸,巷道横宽纵窄,卵石铺地。整个建筑群气势恢宏,具有浓郁的地域特色。


相传,“二十栋大院”的主人因会做生意富甲一方,当时有种说法,有了钱做什么,一是盖房子,二是生孩子,大约是为了显示自己的阔气,主人一下子盖下了这20栋连片的建筑,虽说奢侈,冥冥之中却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财富。


门院是欧式风格,而院子里的建筑群全是典型的庐陵风格。这说明,在外做生意燕坊人不仅带回来了财富,也带回来了先进的建筑理念。


今日中国阿文版记者阿拉明颇有感触地说:“燕坊古村‘非常中国’,给了我们观察中国历史文化一个全新的视角,相对于文字,我更希望用镜头,拍一些美丽的图片来报道此处。




“燕坊宅前遗韵在,樟林深处彩云飞”。离开“二十栋大院”,左拐是一个砖铺的上坡路,走到尽头便是一片原生态樟树林,从村北到村南绵延2公里,有大小樟树1000余棵,郁郁葱葱的古树、百年历史的古建筑、三两成群的顽童构成一幅和谐的画面,引得中外记者纷纷拍照留念。




拉美南方电视台记者Juan Carlos Arias Escardo表示:“之前大多时间待在城市,很少有机会来这种地方,非常喜欢,在这里能使自己对中国文化有更深的理解,古老的村庄、慈祥的老人,这一切都非常有意思。我们有一档专门介绍古村的栏目,相信燕坊古村是一个很好的素材。






今天的独家内容就是这样!


想要知道更多关于2015外媒看江西的独家消息,就锁定人民网江西频道吧!


外媒记者,江西走起!




你也可以猛戳左下角“阅读原文”,

本网的精美专题让你实时了解外媒记者的最新动态!


记者:秦海峰、时雨

责编丨艾鑫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